24小时 服务热线

18637302099

当前位置:
    首页 > 新闻

【金昌城乡交融进行时】从“围着锅台转”到“围着机台赚”——马家坪村“吨包袋娘子军”作业转型记

来源:乐发app下载   乐发app下载发布时间:2025-03-23 08:55

 

  的哒哒声。50岁的乡民刘存年正利索地将布料压进缝纫机针脚下,不到3分钟,一条吨包袋的缝边工序便已完结。

  “现在每月能拿6000多块,不比男人打工差!”刘存年笑着展现手机里的薪酬短信。在这个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工厂里,像刘存年这样的农村妇女共有20多人,她们手中的针线不只织造着巩固的吨包袋,更织造着农村妇女们在家门口的“致富梦”。

  之前的马家坪村,团体经济账户终年“挂零”,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峻,留守妇女大多靠种田、打工保持生计。起色始于2022年,村党支部捉住中心“三部委”扶持壮大村团体经济项目的方针春风,争夺到200万元专项资金。“与其‘撒芝麻’式发补助,不如打造可继续的工业造血机制。”马家坪村党总支副书记赵永祥回忆说。通过多方调查,他们瞄准了吨包袋这一物流刚需产品,依托党建联盟企业的技能支撑,将搁置的家庭农场厂房改形成现代化加工车间。

  走进这座500平方米的厂房,20台高速缝纫机列队轰鸣,激光刻板机在布料上精准雕刻纹样,三色印刷机正为吨包袋喷涂企业标识。从裁剪、缝制到质检、打包……成为一个个方正的立方体,最后由村团体置办的轻卡直接运往合作企业。

  “上一年投产完结20万条产量,产量打破460万元。”马家坪村党总支副书记赵永祥介绍说,“入股的每个村团体分红7万元。”

  看到工厂妇女们每个月都有安稳收入,63岁的汪文莲也想参加,可是忧虑自己年纪大、没文化、没技能。但为期两周的免费训练让她敏捷把握缝纫技巧。“到我这个岁数了,种田干不动,打工没人要。可是这个活就很合适我。”汪文莲轻抚着刚缝好的吨包袋快乐地说,“精力好,我就过来赚点零花钱。觉得累了,我就在家歇息。”

  更让女工们暖心的是工厂的人性化办理,职工歇息室装备饮水机和微波炉,厨房每天正午无偿供给作业餐,弹性上班时间答应她们偶然照料家里。

  “我家里还养着一群牛,想打工出不去。可是现在在家门口打工,既能赚钱又不耽搁照料家里。”50岁的柴艳荣就居住在工厂邻近,每天走几步就能上下班。

  这座“女性工厂”的立异之处,在于构建了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利益同享机制。村团体以厂房、设备入股占51%,乡民可通过资金或劳动力入股分红。

  工业兴隆激活了村庄复兴的“一池春水”。跟着马家坪村的吨包袋加工车间的成功,红山窑镇的毛卜喇村、山头庄村、永胜村纷繁学习马家坪村成功经验,争夺财务联接推动村庄复兴补助资金,先后建成吨包袋加工“共富车间”。现在,全镇吨包袋年生产能力可达20万条以上,年营业额达650万元以上,可供给作业岗位200余个,村团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以上,完成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安稳作业增收和村团体经济发展壮大的“双赢”局势。

  夕阳西下,女工们完毕作业后走在回家的路上,她们头上五颜六色的头巾与晚霞交相辉映,成为村庄复兴图景中最动听的一抹亮色。

预约到厂考察

量身定制方案

在线留言 获取报价
返回顶部
向上
在线咨询 18637302099一键拨打-即享优惠补贴

留下需求,免费定制方案

在线留言 即享优惠补贴